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于2019年7月29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司司长王海东介绍了健康中国行动中的“老年健康促进行动”相关内容。
发布会上,此次行动具体提出了9项指标,其中提到,到2022年和2030年,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老年医学科比例要分别不低于50%和90%;三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科比例要分别达到75%和90%。
此外,到2022年,所有养老机构都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并在到2030年期间持续改善
发布会现场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王海东介绍说,截至2018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约2.49亿,占总人口的17.9%;65岁及以上人口约1.67亿,占总人口的11.9%。
“老年人健康快乐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健康也是保障老年人独立自主和参与社会的重要基础。”王海东表示,为了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实现健康老龄化,《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提出, 要实施老年健康促进行动。
王海东指出,老年健康促进行动从个人和家庭、社会、政府三个层面提出了9项指标:
首先是2项结果性指标。
在未来的10年,一是65至74岁老年人失能发生率要有所下降。二是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
其次是3项政府工作指标,这3项指标均以2022年和2030年为时间节点。
一是二级以上综合医院设老年医学科比例要分别不低于50%和90%;
二是三级中医医院设置康复科比例要分别达到75%和90;
三是到2022年,所有养老机构都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并在到2030年期间持续改善。
这3点内容是未来10年中,对政府工作进行考核的硬指标。
最后是4项个人和社会倡导性指标。
一是老年健康核心信息知晓率不断提高。
二是提倡老年人参加定期体检,经常监测呼吸、脉搏、血压、大小便情况,接受家庭医生团队的健康指导。
三是鼓励和支持老年大学、老年活动中心、基层老年协会、有资质的社会组织等为老年人组织开展健康活动。
四是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兴办居家养老服务机构。
如今
养老已成大众话题
为了让老年人们能够安享晚年
上海陆续完善了很多养老服务项目
小编最近参加某活动看到一个现象
当问及某项养老服务与福利时
很多业人却举手示意不知道
我们将相关服务与福利捡漏盘点一下
发现还真不少
我们一起看看吧
多种养老服务,方便日常生活
【对象】年满60岁的老年人
【内容】
1、居家上门服务:由养老护理员上门提供助餐、助洁、助急、助浴、助行、助医、康复辅助、相谈、洗涤、生活护理等“十助”服务。
2、社区日托服务:工作日白天老年人在家无人照顾,可以到社区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等日托服务设施,接受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日间服务。如果是郊区农村的老年人,因子女不在身边,白天无人照顾,可参加村组互助式睦邻点,接受助餐、生活照料、文化娱乐等服务。
3、社区全托服务:因家人照顾难或短期无人照顾,老年人可就近到长者照护之家接受24小时的短期住养和专业照护服务。
4、养老院照护服务: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接受长期、专业照护服务。
【获取渠道】如需了解相关政策,可至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或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相关机构咨询,或点击“上海市养老服务平台”获得相关资讯。
康复辅具租赁可申请补贴
【对象】上海市年满市60岁以上老年人
【内容】
租赁项目有一个产品目录。试点期间,60周岁以上的上海户籍老年人根据产品目录租赁产品,每月租赁费达到或超过300元的,可以申请租赁补贴,补贴金额为租赁服务价格的50%。
该项目的服务对象已覆盖浦东、杨浦、长宁、宝山等区的老年人和残障人士,租赁频次较高的前三类辅具为护理床、制氧机、轮椅车。
【获取渠道】老年人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相应的康复辅具。如需了解相关政策,可至街道办或相关康复护理机构咨询。
多种政策红利,支持老年服务
【对象】年满60岁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根据身体照护评估等级和经济状况,可以获得不同的政策待遇。
【内容】
1、长期护理保险:参加本市职保和居保的人员,且照护等级在二级及以上的,在享受社区居家照护、养老机构照护、住院医疗护理方面获得长护险相关待遇。
2、养老服务保险:本市户籍低保、低收入等经济困难老年人,可以获得一定的养老服务补贴,用于支付养老服务。(注意:养老服务补贴不是现金,而是以卡券形式发放的)
【获取渠道】就近至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申请老年照护统一需求评估。
老年综合津贴,额外普惠补助
【对象】本市户籍年满65岁的老年人
【内容】
1、按不同年龄段享受不同的老年综合津贴:65-69岁,每人每月75元;70-79岁,每人每月150元;80-89岁,每人每月180元;90-99岁,每人每月350元;100岁及以上,每人每月600元。
2、百岁寿星“礼包”:寿星生日时能收到“百岁寿星牌”,以及鲜花、蛋糕和慰问金。
【获取渠道】可就近到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提出申请老年综合津贴,并办理“上海市敬老卡”。
康复护理知识普及
【对象】年满60岁老年人及其家属。
【内容】以“传递现代康复护理科学理念、普及老年人康复护理基础知识、演示老年人居家护理基本技能”为宗旨。
【获取渠道】上海教育电视台
经济困难,可享受帮困救助
【对象】本市户籍年满60岁的低保、特困供养老年人。
【内容】
1、最低生活保障:上海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月1070元,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标准为每人每月1400元。
2、粮油帮困:对低保家庭中年满70岁的老年人可以享受帮困粮油卡,60-69岁老年人享受帮困粮油券。
帮困粮油卡的实物供应量为10公斤大米、900ml食用油、0.5公斤食糖;帮困粮油券的实物供应量为4公斤大米。帮困人员凭借帮困粮油卡、券在指定供应点可以足额领取等值的粮油制品。
【获取渠道】可就近到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申请。
遗嘱公证,可免费办理
【对象】本市户籍年满60岁的老年人
【内容】
1、免费办理遗嘱保管:适用于本市户籍60岁以上老年人。
2、免费办理遗嘱公证:适用于本市户籍80岁以上老年人。
【获取渠道】可就近赴本市公证机构咨询。
健康服务,可免费享受
【对象】 年满60岁符合条件的老年人
【内容】
1、老年人定期健康检查:适用于65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
2、老年人23价肺炎疫苗接种:适用于本市户籍60岁及以上老年人。
【获取渠道】老年人定期健康检查可咨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人肺炎疫苗接种可咨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部分二级医院设立的肺炎疫苗接种门诊。
医疗保险,可享受补助
【对象】 本市户籍低保、低收入家庭中年满60岁的老年人。
【内容】对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适当补助。其中:低保人员全额补助;低收入家庭中年满60岁老年人,经经济状况认定,实行差额补助,个人每年只需缴纳120元。
【获取渠道】可就近赴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咨询。
“老伙伴”计划,关爱老人
【对象】 本市70岁及以下低龄健康老年人
【内容】志愿为社区内高龄、独居老年人提供预防失能、健康科普、精神慰藉等家庭关爱和生活辅助服务。
【获取渠道】可至居(村)委会报名
多所老年学校,课程丰富
【对象】 常住60岁及以上老年人
【内容】全市4所市级老年大学,60多所区、高校老年人大学和市级老年大学分校、系统校,200多所街镇老年学校,5000多个居、村委老年学习点,以及养教结合学习点、老年人社会学习点等,开设有书画、外语、钢琴、计算机等各类课程。
【获取渠道】各级老年教育机构的招生信息
老年教育艺术节,成果展示
【对象】 各类老年教育机构的学员、老年教育学习团队成员
【内容】
1、老年教育艺术节
2、老年教育成果展示厅
3、上海学习网(上海老年学习团队在线平台、“金色梦想——上海老年教育成果展示”)
【获取渠道】老年教育艺术节每年6月份集中展示,11月成果汇报;展示厅和网站为常年展示。
远程教育,资源丰富
【对象】本市常住老年人
【内容】
上海远程老年教育课程资源主要有《银龄课堂》电视课程及上海老年人学习网的“网上课堂”两部分。电视课程涵盖保健类、法律类、心理类、家政类和休闲类等;《上海老年人学习网》现在已有2000多门课程,网上课程体系50多个专题。
【获取渠道】可至各区居村委远程学习点注册,或在“上海老年人学习网”在线学习。
文体休闲,优待服务
【对象】年满60岁老年人
【内容】
全市除部分博物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市、区两级)、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村(居委)综合文化活动室、社区健身苑点、市民球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市民健身房、市民健身步道、市民游泳池等文体设施对全民开放使用外,老年人还可享受如下优待服务:
1. 城市公园方面,本市18座在册收费城市公园中,15座承诺对65周岁以上老年人实行门票免费,上海野生动物园、上海大观园、豫园3座承诺实行门票五折优惠。
2.旅游景区方面,全市62家4A级以上景区中,3家5A级(上海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上海野生动物园、上海科技馆)、59家4A级景区,对65周岁以上老年人实行五折以上的门票优惠,或对70周岁以上老年人实行免费门票等措施。
3.影院方面,全市150家影院开展“关爱老人,优惠观影”活动,60周岁以上老年人每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的18点前享受35元以内的优惠购票观看影片(特殊影片以影院公告为准)。
宝山区共康路183号305室(金秋老年俱乐部)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